【富有知识】工业齿轮油与车辆齿轮油有什么区别,特性有那些?

2025-07-03

齿轮油是一种专门用于润滑和保护齿轮传动系统的润滑油。齿轮传动系统通常由齿轮、轴承和其他相关部件组成,用于传递动力和扭矩。齿轮油的主要功能是减少齿轮之间的摩擦和磨损,降低传动系统的噪音和振动,以及提供良好的冷却和密封性能。工业齿轮油是用于固定的工业设备齿轮箱润滑,而车辆齿轮油用于移动的车载齿轮箱润滑。车辆齿轮油的使用环境温度变化大,又系流动设备,高低温要求相对亦高,因此车辆齿轮油需有多级和单级之分。

一、工业齿轮油与车辆齿轮油区别

1、用的场合不同。工业齿轮油用于设备齿轮箱润滑,车辆齿轮油用于移动的车载齿轮箱润滑。也就是说,车辆齿轮油的环境温度变化大,又系流动设备,高低温要求相对亦高。因此车辆齿轮油需有多级和单级之分。

2、中负荷、重负荷的车辆齿轮一般为双曲线齿轮,较之常为圆柱形或锥形的工业齿轮承载要求更高。因此中负荷车辆齿轮油的承载能力相当于重负荷工业齿轮油。故相当黏度等级的中负荷车辆齿轮油可以替代重负荷工业齿轮油。

3、车辆齿轮油的黏度等级是按美国汽车工程师协会SAE的规定分类,测定的是100℃时的运动黏度。而工业齿轮油是按照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规定分类,测定的是40℃时的运动黏度。因此替代须经换算。

4、分类方面,ISO只规定了工业齿轮油的分类符号C,并没有特别规定车辆齿轮油的分组符号。我国采用API使用GL-3、GL-4、GL-5分类。

二、工业齿轮油特性

1、合适的黏度及良好的黏温性。黏度是齿轮油最基本的性质。流体动力膜和弹性流体润滑膜的形成与齿轮油黏度关系密切,油品的黏度大,形成的油膜厚,抗负载的能力就大。黏温性好,则黏度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程度小。油膜厚薄的变化也小。

2、足够的极压抗磨性。极压抗磨性好的油品会在齿轮机构高速、低速重载或冲击负荷下,形成边界吸附膜或化学反应膜。可防止齿面磨损、擦伤和胶合。

3、良好的氧化安定性和热安定性。齿轮油工作时,与空气、金属、杂质接触,在温度较高的情况下,易于氧化变质,使油品使用寿命缩短。

4、良好的抗乳化性。齿轮油工作时,常有与水接触的可能性,油水相混,易发生乳化变质。

5、良好的抗泡沫性。带循环油箱的齿轮传动系统,运行时油流被搅动,容易发生泡沫,从而减少实际工作油量,以致影响散热,或引起油膜破损而,增加机械磨损。

6、良好的防锈防腐性。油品氧化产物或因添加剂的作用常会引起齿轮的腐蚀,而水汽的存在则使金属产生锈蚀。

三、车辆齿轮油特性

1、良好的极压性,即在摩擦面接触压力非常高、油膜容易破裂的润滑条件下,能够防止烧结、熔焊等摩擦面损伤。

2、合适的粘度及良好的粘温性,粘度是齿轮油最基本的性能。粘度大,形成的润滑油膜较厚,抗负载能力相对较大。

3、足够的极压抗磨性,极压抗磨性是齿轮油最重要的性质、最主要的特点。是赖以防止运动中齿面磨损、擦伤、胶合的性能。 

4、良好的粘温性能。即随着工作温度的变化,粘度变化要尽可能小,以保证在低温时具有足够的流动性,在齿轮转动时有足够量的油带到齿面及轴承,防止出现损伤。在高温时粘度不致降低太多,要能形成足够厚的润滑油膜。车辆齿轮油除以上性能要求外,还应具有良好的热氧化安定性、抗泡性,对金属腐蚀性要小,储存安全性要好等。

富地齿轮油系列产品,广泛应用于汽车、钢铁、煤炭、建材、电力、石化、造纸等领域。油品拥有优异的承载性能及抗磨性能,可减少金属部件的磨损,保证设备的稳定运转。良好的热氧化安定性能,在抑制油品氧化物生成的同时,延长自身使用寿命,在技术和性能上得到了消费者的高度认可。


分享